Image
咨询热线:0359-3410026
Image

潞安环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4-04-20 07:19:47 |   作者: 煤安标志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公司践行精益思想指导下管理变革的攻坚之年,是公司承压奋进、突围突破的不平凡、难忘的一年。

  一年来,公司董事会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的策略聚焦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体系化、系统化推动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春风化雨,围绕市场规律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突破,科学应对煤炭市场下行、生产安全环保压力上升、改革攻坚管理变革任务加重等困难挑战,企业煤炭产量首次突破六千万吨,总利润继续保持百亿规模,企业经营持续保持稳健发展形态趋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的提高、高水平发展呈现出崭新气象。

  截止2023年底,公司总资产867.62亿元、净资产494.19亿元;全年实现收入431.37亿元,归母净利润79.22亿元,每股盈利2.65元;公司资产负债率43.04%,净资产收益率18.81%,股息率13.01%,企业各项经营指标硕果累累。公司市值稳居600亿以上规模,年内分红总额85.26亿元位列山西板块历史第一和全国上市公司前列,荣获第25届上市公司金牛“最具投资价值”奖和山西“最佳市场表现”和“最佳业绩表现”上市公司桂冠,位列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239位、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第284位,企业总实力、长期资金市场影响力和价值投资品牌形象明显提升。

  2023年公司煤炭产量首次突破六千万吨级,达到6046.29万吨,坐稳全国煤炭企业第二梯队,位居全国煤炭上市公司前列,企业核心功能有力彰显。企业具有矿井23座,其中生产矿井19座,除上庄煤业外均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9座矿井为二级以上标准化矿井,先进产能4880万吨规模占比全行业领先。全省井下直径最大盾构机“潞盾一号”在余吾煤业投用,智能化矿井和智能采掘工作面稳步陆续建成,充填开采等绿色工艺技术不断突破,余吾煤业入选全省首批创建零碳矿山试点单位。圆满举办“山海共潮生”主题煤炭产需衔接会,开放合作的潞安追求得到最广泛的市场认可。

  坚守企业规律和市场规则,厚植市场化竞争优势,盘清算精营销“六本账”,王庄、李村等喷吹煤产量创新高,实施港口喷吹煤竞价销售,实现了营销效益最大化。加快标准化集采和试点大部件租赁,采供渠道降本增效明显。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抵扣等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减免11.23亿元。加快扭亏减亏综合治理,长泰永诚等无效资产稳妥处置,弘峰焦化、潞安焦化顺利政策关停4.3米焦炉并稳步实施员工安置、资产处置。一系列经营绩效硬措施,有力促进了公司资产质量和效益基础的双提升。

  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牵引构建价值创造一体化融合考核管理体系,成为潞安最鲜明的管理特征。全面预算与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面子、票子、帽子、位子”直接挂钩,绩效考核与核验、督查、仲裁一体贯通。精准分类、“一业一策”优化对标挖潜模式,全级次运用还原法、对标法、鱼骨图开展业务分析。常村入选全煤行业管理标杆煤矿。高点站位、强势推进数字治理,自主开发的企业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初步建成,基本实现了全量、全要素、跨组织边界的数据云化连接、按需反馈,有力促进了业财深度一体化。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启动,治理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完成全级次子公司董事会规范建设,健全完善治理基本制度体系。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世界一流行业领军示范企业和山西省国资委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契约化管理深入实施,部门(单位)“一部一册”、中高级管理人员“一人一表”,实现了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扛责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加快全级次“六定”改革,完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体系现代化融合管理,加快完善横向纵向权责清单,动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中国特色潞安现代企业制度实践稳步推进。

  坚持“守底线、打冲锋”,加快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合规管理体系、内控管理机制,逐步的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开展合规管理专项行动,系统构建重点岗位、业务流程、重点领域合规风险与应对预案“三张清单”。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覆盖。年度内公司实现带息负债归零,账面现金持续保持两百亿规模,债权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以落实“一泓清水入黄河”行动为契机,公司三废治理成效显著,能耗指标持续达标,中水利用率和固废综合利用率持续提高,王庄煤矿通过绿色矿山认证。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八条硬措施”,深入运用“六查”工作法,系统构建“完善责任、落实责任、层次管理、追究责任”闭合管理机制,优化完善安全挂牌包保、月度安全监督等制度,全面推广实施“安心奖”,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圆满完成能源保供任务1356万吨,守护了万家灯火,彰显了“潞安担当”。价值投资上市公司的长期资金市场形象突出,市值规模逆市连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深受投资者信赖和认可,荣获“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天马奖”。积极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公益捐赠972万元,员工福利精准扶贫1836万元,上缴税费106.62亿元,对长治市经济贡献率达到15.37%。深入开展“两不一欠”专项治理,保障合作伙伴资金履约支付,保质保量保时下游销售客户满意程度97.82%。职工薪酬绩效与个人价值创造深度匹配,人均收入持续提高,惠民健康体检家属共享,增设女职工体检项目,补充医疗保险待遇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普遍提升。

  公司主业为能源煤炭采掘业,基本的产品为动力煤、冶金喷吹煤等煤炭产品,所处能源煤炭行业高度依赖于国内经济发展和能源供需影响。综合看来,2023年国内煤炭供需仍保持偏紧结构,煤炭价格持续保持偏高位运行,煤炭企业普遍盈利状况较为良好。

  202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57.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7%。煤炭消费量增长5.6%,原油消费量增长9.1%,天然气消费量增长7.2%,电力消费量增长6.7%。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5.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6.4%,上升0.4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公司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0.8%,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上升0.9%,吨钢综合能耗上升1.6%,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1%,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2%。

  初步测算,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5%。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2.12亿吨,成交额144.4亿元。

  2023年我国原煤产量47.1亿吨,同比增长3.4%,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截至2023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300处左右。其中,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煤矿81处。“十四五”以来,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400多个增加到1600个左右。

  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率不断的提高。初步统计,2023年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入洗率69%;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煤矸石综合利用处置率、土地复垦率分别为74.6%、73.6%、57.9%;原煤生产综合能耗9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7.2%。煤炭加快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现代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迈进。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收达到3.5万亿元,同比下降13.1%;总利润达7628.9亿元,同比下跌25.3%。

  2024年全国煤炭供应体系质量提升、应急保供能力增强,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稳定。尽管如此,也可能因为出现极端天气、突发事件、新能源出力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出现区域性、时段性或者品种性的煤炭供需错配的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3.9%,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公司主体业务为生产销售煤炭、焦炭产品,2023年公司原煤产量6046万吨,商品煤销量5498万吨,煤炭销售营业收入400亿元,主业煤炭收入占总营收比例93.47%;焦炭销售营业收入27.96亿元,主业焦炭收入占总营收比例6.48%。

  在产业发展方面,公司承继“潞安”字号六十余年煤炭领域的深耕细作、发展沉淀和经验积累,煤炭主业集约高效、技术装备、人才储备和安全管理上的水准均属行业前列,产业规模列属全国煤炭企业第二梯队领先和全国煤炭类上市公司领先,具备较强的产业管理和行业预判经验能力。

  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主采“潞安矿区”资源禀赋和开采条件较好,洗选一体化程度较高,喷吹煤、优质动力煤等核心品种具备“特低硫、低磷、低中灰、高发热量”等环保优质特性,市场竞争力强劲,市场占有率突出,大型客户群体稳定,自营铁路网、战略装车点等铁路外运网络健全完善,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具备较强区域产品定价权。

  在融资能力方面,公司历经多年发展积累自有资金充裕、资产结构良好,同时作为山西重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区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地区最大长期资金市场品牌企业,尤其是作为全国煤炭行业唯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形象与影响力突出,获取资金和政策支持能力较强。

  在先进产能方面,公司现在存在生产矿井19座除上庄煤业外均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9座矿井为二级以上标准化矿井,先进产能4880万吨规模占比全行业领先。同时,公司还拥有静安煤业、忻峪煤业、后堡煤业和宇鑫煤业等四座在建矿井合计产能300万吨/年,另有规划矿井一座元丰矿产300万吨/年。全部生产矿井单井产能规模均提升至60万吨/年以上,平均单井产量约300万吨/年,具备持续享受供给侧改革政策红利优势。

  在政策支持方面,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国企深化改革步伐不断,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提速加档,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新型国资监督管理体系、新型国企改革方向、混合所有制、资产证券化、市场股权激励等改革措施落地的重要阵地;山西省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助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长治市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煤炭大市向能源强市转变;潞安化工集团作为山西省国企战略重组设立的煤化一体化省属重点公司集团,加快实施现代化能源强企战略,公司作为山西省、长治市和潞安化工集团重要的国有上市公司,获取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的能力突出。

  报告期内,公司商品煤综合售价727.66元/吨,原煤产量6046万吨,商品煤销量5498万吨。

  综合来看,当前我们面临的是经济周期性、产业结构性、社会矛盾累积等问题叠加的严峻挑战,面对的是新旧动能转换迟滞、新旧矛盾相互交织、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同时行业和企业面临下游终端需求萎靡、煤炭价格高位滑落、安全监管压力增大、外部进口煤冲击等“量价”双减趋势问题,2024年企业整体外部环境面临较大挑战。

  针对2024年经济行业形势和公司竞争力分析、风险预判,公司董事会审慎讨论分析如下:

  从世界经济来看,在全球债务风险高位累积、信贷紧缩和成本持续高企、经济稳步的增长动能和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2023年继续延续下行趋势,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2.7%,略好于预期但低于疫情前水平。2024年联合国预期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2.4%,信贷总量收缩、利率成本高位、地缘冲突升级加剧、国际贸易疲软、增长引擎乏力和消费支出放缓等因素将给世界经济带来非常大挑战,2024年预计世界经济仍将保持中低速轨道,同时各国增长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区域间不平衡发展加剧,剧烈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经济来看,受制于债务投资、出口贸易和基建投资高位下滑影响,以及内需消费相对疲软,2023年国内经济稳步复苏但低于预期。2024年面对“有效需求不足、传统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和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坏因,国外大循环乏力、国内大循环堵点以及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性加大,经济回升复苏目标不确定较大,但在国内经济中央定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经济治理战略方向调整下,国内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释放优势显著,全面深化改革政策储备值得期待,预期将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从煤炭行业看,受制于下游需求乏力、进口煤冲击和市场高位回落等因素,2023年煤炭价格的范围下滑明显,煤炭企业普遍收入降低和利润减少。2024年,受制于安全生产环保压力持续加大、新增产能短期增长乏力和国外煤炭进口迅速增加等因素,预计进口煤结构比例将持续增大,短期内煤炭供需平衡但转向宽松。同时,下游钢铁、用电增长乏力,国外大宗商品的价值趋势转向,以及进口煤替代规模加快等因素影响,将对中长期煤炭价格造成较大冲击。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成败。为牵引公司上下更高举起新思想伟大旗帜,更准把握新时代发展方位,更强凝聚新使命担当共识,更好走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路径,通过深刻审视、综合研判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优劣条件、形势任务、支撑能力等各种要素,初步确立公司2020-2025年发展的策略为:建构“一核两翼四驱动”战略体系,打造现代卓越环保能源上市公司。

  一核:即围绕“打造现代卓越环保能源上市公司”目标愿景,践行能源革命战略,强化时代使命担当,奉献清洁环保能源,创造卓越价值,厚报股东,回馈社会。

  两翼:即煤焦并举,两翼齐飞。煤炭产业坚持走“减、优、绿”之路,推进集约高效、绿色开采和智能矿井建设,持续夯实煤炭基石地位。焦化产业坚持走“焦、气、化”之路,推进升级改造、新型项目和焦化联产建设,持续提升焦化规模效益。

  四驱动:即综合运用“加、减、乘、除”四种手段,驱动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企业行稳致远。

  1、做好“加法”。坚持发展为纲,加快资源扩充、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并购重组、产业延伸、产品升级,推动煤焦产业规模壮大、产业素质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整体提高发展后劲实力。

  2、做好“减法”。坚持效益为王,加快智能化减人提效、低效资产处置、节支降耗措施落地、现代企业管控完善,推动公司降本增效、管理优化、治理提升,整体增强企业经济效益。

  3、做好“乘法”。坚持创新为上,加快要素聚合、源头创新、知识扩散、孵化培育、建链补链、跟踪前沿、优势塑造,构建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动力300152)、释放创新活力、挖掘创新潜力,实现增长动能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速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4、做好“除法”。坚持改革为要,加快市场化运营、契约化管理、专业化重组、资本化运作、立体化开放,深化内部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公司发展强大内生动力。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冲刺之年,也是外部环境愈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风险因素最大的挑战之年。

  这一年,全球经济人口占比60%以上的地区政治大选,叠加全球经济困境、矛盾累积、政治投机、民粹思潮,外部环境愈加风高浪急;国内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传统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和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坏因;能源行业面临下游需求疲软、科技演变加速、能源布局结构深度调整等趋势冲击,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和市场挑战不容乐观。

  新的时空背景和形势研判下,辩证地看“潞安高水平发展稳步向好”和“困难问题棘手紧迫”局面并存,长远的谋要“观天时”“察地利”更需“人努力”和“务实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潞安人,必须立足全局看潞安、着眼长远看潞安,努力在短期波动中把握长期趋势、在复杂局面中赢得工作主动,为实现百年潞安基业长青打下坚实根基。

  针对2024年度工作,董事会围绕公司党委总体部署,审时度势明方位、着眼长远谋发展,必将凝心聚力、奋楫笃行,继续以奋斗者的心态、竞争者的姿态向幸福者的状态努力进发,全力以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

  2024年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锚定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标,立足增强产业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为统领,战略聚焦产业产品、管理变革和改革创新,持续做好产业升级、管理提升和作风转变“三大攻坚战”,统筹抓好全面风险防控底线工程,全力推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煤炭产量保持5000万吨级规模,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力争全年煤矿安全生产伤亡事故为零,杜绝环境污染等社会面影响较大风险事件。重点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煤炭产业是潞安的基础和基业,必须牢固树立市场理念和效益意识,坚定“价值成就你我”核心理念,坚持新型工业化方向,聚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突出产业战略引领,全方位实施煤炭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结构优化,在发展能级和发展质效上实现突围突破,全力以赴磨炼煤炭产业内功、稳住潞安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基本盘。

  要准确把握外部新形势,综合研判潞安“五期”并存态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山西省转型布局等机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聚合内外智力资源,系统研究传统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调适完善以“五型五化”为标志特征的中长期发展的策略。同步做好要素赋能、平台搭建和执行考核,切实发挥好战略的导向牵引力,着力推动增强产业核心功能。

  一是要深入研判未来能源供给趋势,紧跟当前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新要求,紧紧围绕市场效益为中心,突出“大矿、好矿、强矿”建设,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开展矿井分类治理,加快优化产业体系,夯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基础。年内要加快宇鑫等“三类煤矿”治理和潞安焦化、弘峰焦化闲置资产处置,加快忻峪煤业矿井投建步伐,推动元丰矿井300万吨手续办理。同时,要紧跟市场和安全监管形势,优化矿井生产规模和产能结构,逐步提升潞安持续稳定先进产能优势。

  二是要超前做好生产计划衔接,坚持以安全排衔接、以市场排衔接、以集约高效排衔接,超前制定生产检修、产销联动计划方案,确保圆满完成能源保供和效益生产任务。

  三是要加强集约高效、质量标准化、智能化矿井建设,持续推动矿井装备升级、技术改造和系统提升,针对性提升矿井自动化生产水平,持续推广应用保水开采等新工艺,探索新建矿井井下选煤厂建设,突出抓好瓦斯治理和抽掘采衔接,持续保持先进产能规模占比行业领先。

  四是要做好产业后劲工程,加快优势优质矿井产能核增工作,年内完成黑龙、伊田、黑龙关和慈林山四座矿井的产能核增手续。按照“能争尽争、应拿尽拿”原则,突出抓好上马、西营等整装资源和五阳、后堡等扩区资源市场化竞买工作,适时择机推动控制股权的人煤炭资产注入工作。同时,协同属地政府依法合规推进压煤村庄搬迁工作,有效释放煤炭资源和增强矿井服务能力。

  五是要前瞻布局未来能源产业,紧密跟踪国内外能源革命产业趋势和新能源技术发展成果,综合研判技术产品和产业商业运营成熟度,适时布局未来能源潜力产业。

  新型工业化是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化赋能是新型工业化的路径方向。要战略聚焦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趋势,紧扣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和新型工业化新内涵、新要求,以流程再造为基础,同步推进产业升级和数字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公司制作经营深层次地融合,加快促使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转变,以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转型方案编制,持续创设智能化矿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管理平台等应用场景,加快产业数字化基本的建设。年内,开拓、伊田等煤矿要建成智能化矿井,三年内120万吨/年以上煤矿、灾害严重煤矿和其他具备条件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大力推动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常态化应用,五阳等推广应用智能大功率掘进机;制定全面替代小绞车运输方式和装备提升规划,“一矿一策”实施辅助运输装备升级改造。加快智能化变电所达标建设。做好煤矿工业网络站点平台的适配和对接,提高系统协作水平。

  二是加快公司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以“精益管理+数字化”为方向,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原则,有序推进“人财物、产供销”核心业务一体化的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建设,年内上线运行安全管理、投资管控、财务核算、工作督办等模块,启用网络销售、采供管理等系统,实现基础数据完善、数据高效流通、智能辅助决策、业务流程的优化,构建全价值链精益数字化管理体系,引导部门单位主动向“价值创造”的“优解”转变。同时,要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的提高干部职员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

  一是实施煤炭绿色开采。深入做好碳达峰行动与行业融合研究,科学有序加快潞安绿色转型。持续应用推广长短壁充填开采、覆岩离层注浆开采、沿空留巷等“绿色智能开采”工艺,置换煤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试点推广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和不可利用矸石充填系统项目,科学谋划孟家窑煤矸石全部返井试点示范项目。实施王庄、常村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和土地复垦回用。

  三是深入推动能耗“双控”。实施《2024年能耗双控行动方案》,能源消费总量同比2020年下降16%以上。优化完善能耗检测检验、计量、统计分析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管理,实现能耗统一规范管理。编制《碳排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评价及管理机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办公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是煤炭产业链延申。要围绕山西省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部署,充分依托控制股权的人化工产业链优势和山西省产业区位优势,快速推进煤炭与煤电、新能源、煤化工、数字技术、降碳技术的产业链协同、价值链整合和创新链耦合,加快形成规模聚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推动能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年内,焦化产业要探索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新路径和产业耦合发展新模式,科学谋划备用干熄焦项目。加强与长治“能源强市”行动的协同联动,深化企地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二是煤气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强煤层气勘察开采和综合利用,做好行业资源政策研究,煤层气产业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探索全浓度瓦斯资源化利用,保障安全、创造效益和低碳发展并行。年内,要加快煤矿瓦斯防突示范、煤气共采试点,做好余吾区块煤层气勘查,加快煤矿瓦斯发电项目投运,快速推进王村—夏店煤层气区块开发一期项目,力争产能达到2万方/天。

  科技创新是高水平发展的核心动能。要在科学技术创新上下功夫,集合聚合人财物、平台制度机制等创新要素,厚植价值创造“动力源”,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创新“雷达、探照灯、显微镜”作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要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优势,持续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重点围绕煤炭技术革新、智能矿井建设和煤炭清洁利用等产业前端核心领域,加快专业专项研究院、研究室、工作室和博士站等内部平台建设,加快与外部院校、研究院合作共建研究站等外部平台,加强自主专职研发队伍、实战型工程技术队伍和“五小”创新职工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打造行业领先的创新平台和创新队伍。

  要围绕效益目标强化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以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布局和课题攻关,建立完善关键技术任务“揭榜挂帅”机制,加强厚煤层一次采支充开采、智能化综放开采、井下矸石分选充填、煤岩识别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国家和山西省能源领域重点课题申报争取、序时任务攻关工作,塑造高水平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要加快完善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制定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科技人员更期盼的创新支持政策。进一步健全优化成果评价体系,加大科学技术创新奖励考核比重,畅通研发成果内销外转渠道,探索研发成果效益分配机制,提升研发成果转化水平。要探索推进“五加两减一单列”、科技成果收益评价认定、“442”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建设产学研技术交流推广平台,做好科研项目后评价,逐步的提升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

  (四)拓宽“3+2”人才成长路径。要围绕效率效益,聚焦管理、技术、技能三大序列,盘活人力资源,激活人力成本,提升人力价值,编制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3”就是要加速三大序列人才教育培训,经营管理人才突出“懂政策、善经营、精专业”,加大交流任职力度,强化基层实践锻炼;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更看重实践历练、项目锻炼;技能人才要立足一线”就是要提升技术职务和咨询专家两支人才队伍效能,鼓励技术职务人才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深入开展专家履职领题攻关。同时,要优化技术序列、管理序列和专家队伍互通渠道,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注重中青年人才教育培训,探索院士兼职顾问、星期天工程师等柔性引才模式,实现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管理变革是企业永恒主题,价值创造是企业主体使命。要引导将企业未来的发展重心转换到价值创造和内涵型增长上,坚持把“价值成就你我”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深化学习推广“化机经验”,以“价值创造一体化融合考核管理”为抓手,体系化、系统化落实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向“精益管理+数字化”方向演进,深刻推动企业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型。

  坚持把价值创造作为牵引性的突出任务,围绕企业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人努力”因素,坚持安全和效益“满场跑”,持续贯通完善“价值创造一体化融合考核管理体系”,优化全面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的绩效管理,优化事前绩效评估,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加强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确保实现预期目标任务。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差异化制订契约化目标,“一人一策”精准考核、刚性兑现,不断构建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管理机制。健全更精准灵活的收入分配机制,进一步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三个子体系的融合贯通,保证价值创造与“面子、票子、位子、帽子”强挂钩。还要加强仲裁体系、督察体系和验证体系的运行,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校准偏差,推动价值创造导向更加鲜明,企业上下形成“力出一孔”的生动局面。

  坚持对标一流,突出做好国务院国资委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聚焦总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核心效益效率指标,对齐“要素”、分析“单元”、找准“因素”,全方面开展对标挖潜,并落实到全面预算中,持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对标“两线”挖潜,全级次企业要聚焦“人努力”,运用还原法、对标法、鱼骨图,进行要素、单元、因素全方位分析,“一企一策”设计指标,释放节支创效增盈潜力。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持续开展经营管理成本偏高问题专项整治“七项行动”,不断减少相关成本、单耗,成本费用保持在较低水平。

  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规范统一内部管理与法人管理,优化潞临等整合煤矿区域公司功能定位,优化扁平化管理效能。梳理完善总部机关以及分公司等类总部机关组织架构,强化总部统合、条块、专业管理边界和职能,提升协同支持管理效能。扭亏减亏、智能化建设、“两非两资”等工作专班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导推动、考核评估、跟踪问效作用,推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取得突破,切实提升企业资产质量和夯实绩效基础。

  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高质量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中国特色潞安现代公司治理实践,推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度化、长效化。要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六会一层”治理主体权责清单、授权监督、履职评价和激励约束体系,对照梳理修订章程等基本制度体系,建立完善主体明确、职责清晰、层次分明的责任链条和决策流程,以规范高效治理推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同时,要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与子公司多元股东沟通力度,探索股权多元化企业差异化、精准化管理新模式。

  (五)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年内,要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50%以上覆盖。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全面实施市场化用工,优化职工结构性配置,加快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用工制度体系。健全更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支持科技型子企业探索差异化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强化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完善具有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继续加大收入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力度。

  深刻审视“双碳背景”能源结构加速变革的长期趋势和新型能源结构“未立”煤炭兜底功能的客观现实,以及在复杂国内外环境下的“中长期期趋势交汇”对当下煤炭行业的深远影响,聚焦市场规则和企业规律,坚持以质为先持续提升,更看重市场效益“量的合理增长”,切实提升企业效益基础和经营质量。

  全级次企业要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对照“三个一批”,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实现分类发展,切实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优势发展一批,要持续推动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配置,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稳妥处置一批,要坚持依法合规,综合运用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方式,腾转挪活减轻发展负担。同时,优化分类考核办法,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年内力争完成长泰永诚破产注销,宇鑫煤业等三类煤矿要加快治理步伐。

  要做好成本营销工作,更大力度压降煤炭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持续开展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工作,最大限度压减非生产非经营性成本,优化周期性企业成本管控策略,切实增强企业“活下去”的底气。坚持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一直在优化“产运销、洗储配”一体调度营销体系,做好市场细分、客户细分和产品细分,围绕效益及时作出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漳村等洗煤厂改造,提升洗煤厂“安稳长满优”运行能力和洗选能力;加快论证王庄西站扩建,提高煤炭储装运能力;加大港口下水煤发运力度,扩大铁路发运量,提高“公转铁”运输比例,扩大精煤、喷吹煤等效益煤占比,加强研发低灰低硫超精煤粉等新产品,多措并举推动营销提质增效。同时,要注重品牌质量管理,加强客户沟通反馈,强化产品服务的品质“升贴水”机制,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和提升企业品牌张力。

  加强物资采供管理,加快招投标管理改革,提升集中采购规模比例,固化标准化采购流程,加强物资供应商管理,建立同类设备、同类专业备品备件共享机制,提升集中采购正点到货率,逐步降低采购成本和增强物资供应效率。

  风险防范底线工程是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根本前提。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健全完善“三级联动、分级管理、动态防控、协同推进”的风险管理机制,精准识别评价企业风险,精准聚焦风险管理要素,精准严控重点领域风险,突出风险管理协同运作,筑牢企业高水平发展的“防火墙”。

  完善风险防控组织,健全风险防控流程,培育风险防控文化,贯通管理、打破边界,构建合规、内控、风控、审计、法务五位一体的大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内控、合规、风控管理“一站式”评价,形成“一部一册”风控工作手册,促进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深层次地融合。做好审计过程管理和整改成效评估,预算执行和绩效指标审计要实现全覆盖。推进法治企业建设,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加大涉诉案件处置力度。强化风控、监督联动,主动接受纪检监督、巡察监督、职工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

  落实“严、紧、深、细、实”要求,坚持“五不为过、五个必须”,树牢“风险可控、事故可防”安全理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切实把风险化解在隐患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前。要扣紧安全责任链条,围绕“三管三必须”要求,实施网格化、清单化管理,健全“完善责任、落实责任、层次管理、追究责任”责任体系,一体贯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要抓实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聚焦“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深入运用“六查”工作法,健全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工资和隐患罚款返还机制,突出重点、靶向发力,切实做好重大事故预防。要提升本质安全能力,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八条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等要求,制订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等制度,强化承包承租队伍、基层班组、有限(受限)空间作业、边远区域管理,推进技术攻关与装备升级,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岗位作业标准化,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物资保障和应急救援演练,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推动齐抓共管,发挥好“安心奖”等激励作用,切实以安全管理成效为职工、为企业筑起一道安全墙、放心墙。

  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扛牢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坚定落实“一泓清水入黄河”部署,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沿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持续推进矿井水效提升和中水利用,拓展中水回用途径,实现工业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好污染物综合治理、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环保工程,拓展赋能低碳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将绿色低碳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增量。持续推进绿色矿山、零碳矿山建设,统筹压煤村庄搬迁、矸石山生态治理、沉陷区恢复治理,确保矿区生态治理整体化推进。

  企业要发展,项目是关键,把控好投资风险是关键中的关键。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认真对接研究国家、山西省重大战略、宏观政策和长治市、潞安化工集团战略发展方向,围绕核心功能和竞争力,精心谋划好项目、高质量项目,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提高战略谋划能力,提升政策水平,研判行业前沿趋势,围绕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坚持“市场供需、竞争对手、投入产出、政策手续”四个维度,树牢产品思维、市场思维、效益意识,强化投前、投中、投后管理,提升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坚持践行“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积极展现国企担当和社会作为,坚持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将增进命运共同体福祉作为企业高水平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是践行“国之大者”理念,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体现更大潞安担当、展现更多潞安作为,确保100%圆满完成能源保供任务。

  二是坚守“厚报股东”理念,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的政策导向,积极呼应上海证券交易所“提质增效重回报”的行动呼吁,积极回应广大投资者现金分红的合理诉求,继续执行“丰年”高比例分红政策。

  三是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维护好合作伙伴、客户的合法权益。加强战略伙伴引进和维护,巩固拓展潞安优质朋友圈;扎实开展“两不一欠”深度治理,建账管理、分类化解,打响潞安优质客户的知名度;扎实做好煤质和运输管理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交付客户满意产品。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持续以公司发展的热度温暖职工,在深化改革中维护好、发展好职工权益,职工收入分配与企业效益的贡献度匹配、与个人价值创造挂钩,注重职工职业发展、创新创造,以人人奋斗,实现人人享有。年内,要持续深入实施好全员惠民健康体检家人共享幸福工程、特殊个案职工家庭帮扶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把好事实事办到职工的心坎上。

  与此同时,要继续做好送温暖、金秋助学、走访慰问、医疗互助等社会暖心工程;加强潞安志愿者在当地热情参加社会建设的组织力度,积极与当地社区良好互动,共建和谐安详发展环境。加大偏远地区煤矿员工的当地雇员比例,丰富公司扶贫产品采购渠道和品种,积极支援当地扶贫建设。深度融入长治“能源强市”建设,规范压煤村庄搬迁,助力当地新农村建设,加大幸福潞安康养小镇的建设支持力度,发展维护好和谐企地关系,持续提升潞安企业影响力,团结最广大命运共同体力量,助推潞安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安全环保节能风险。公司持续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23年发生1起1人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远低于行业水平,但作为煤炭主业上市公司,安全生产风险仍然客观存在。尤其是能源保供形势和煤炭价格历史高位背景下,公司主力矿井采深采区扩大和整合矿井投产扩产,生产衔接紧密部署,整体生产条件更复杂,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增多,客观上安全管理压力和安全生产风险持续加大。同时国内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政策导向明显,地区节能环保标准和国企要求加码趋严,生态环境保护成本约束对公司经营成本和绩效基础形成较大影响。

  2、产品价格风险。公司所处煤炭行业受整体经济基本面影响较大,对钢铁、电力、基建和地产等下游需求依赖性较强,对国际国内大宗商品的价值和经济通胀水平敏感性较高,也受到能源供给结构、进口煤规模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周期性波动特点较为显著。同时,煤炭作为国内能源定锚标的,市场行情报价影响面较大和传导效应显著,国家政策关注度较高,政策价格指导和引导影响较大。

  3、市场经营风险。公司产业体系布局单一,重资产、高投入和长周期的煤炭行业固定成本占比较大,资源禀赋和开采条件不仅对矿井产量成本影响巨大,对产品的质量影响也较为突出,企业自主可控吨煤成本空间较为有限,营收利润率、产品毛利率等经营指标严重依赖于市场端煤炭价格,市场周期剧烈波动将使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4、持续发展风险。短期内受益于能源保供形势,公司产能产量持续新高,但客观上降低资源利用效率、增大未来吨煤成本和缩减矿井服务年限。同时在“双碳”背景和行业市场化资源竞拍等政策下,公司矿井接续、资源获取、产能扩张和产品结构调整步履沉重,产业体系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5、投资损失风险。受制于行业标准提高、吨煤投资抬升、投建周期拉长和价格周期波动影响,以及煤炭资源市场化竞拍政策影响,公司部分整合矿井仍存在主动或被动实施停缓建、转让、减量重组等可能性,在建规划矿井也存在追加投资建设期、投资回收期延长、投产后亏损等可能性,新增竞拍资源矿井可能会引起初始投资所需成本和财务负担较重,由此带来投资损失、资产减值等矿井投资风险。

  东方锆业:2023年净亏损7763.3万元,同比转亏,上年同期净利润9905万元

  赛迪顾问总裁付长文:AI会取代8500万个岗位,但技术进步以及机器与人劳动关系的变革会在未来创造9700万个新岗位

  东方锆业:2023年净亏损7763.3万元,同比转亏,上年同期净利润9905万元

  已有52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93亿股,占流通A股9.78%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4.04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觉得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的人可加强关注。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江南全站app下载

联系人:李经理 13466985557
              张经理 15333096324
固话:0359-3410026
传真:0359-3410026
地址:山西省芮城县杜庄西街

销售热线:0359-3410026


江南全站app下载主要生产液压传输系统使用的高压钢丝编织胶管、超高压钢丝缠绕胶管、用于煤炭开采、石油钻探、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设备,规格齐全,质量过硬,服务诚信
Image